骨折急救有五大处理原则,应先抢救生命,确保生命体征稳定,接着包扎止血,防止失血过多,然后固定骨折部位,减少活动与损伤,再是注意搬运伤者的方式,最后尽快送医进行进一步诊治。
1、抢救生命:首要任务是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,如对休克患者进行抗休克治疗,保持呼吸道通畅,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,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。
2、包扎止血:对伤口进行包扎,可用清洁的纱布、毛巾等覆盖伤口,加压包扎以减少出血。若为大血管出血,可采用止血带止血,但要注意记录使用时间,防止肢体缺血坏死。
3、固定骨折部位:这是关键步骤。可就地取材,用木板、树枝、硬纸板等将骨折部位进行固定,固定范围要超过骨折上下关节,以限制骨折处的活动,减轻疼痛,避免骨折端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神经。
4、搬运伤者:搬运时要注意动作轻柔、平稳,避免骨折部位的移动和扭曲,可采用担架搬运,多人协同搬运时要保证动作协调一致。对于脊柱骨折患者,要保持脊柱的直线位置,避免脊柱弯曲。
5、尽快送往医院:完成现场急救处理后,应尽快将患者送往附近有救治条件的医院,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,如手术复位、固定等,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。
患者的日常养护,需观察受伤部位的情况,如肿胀、疼痛变化等。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,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活动。保持营养均衡,多摄入富含蛋白质、钙等的食物,促进骨折愈合,保持良好心态,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。
声明:本文仅用于非盈利、公益、医疗知识普及用途。内容均引自公开平台,如有侵权之处,敬请提示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
骨折急救的5个处理原则
- 2022-09-27
- 2022-11-25
- 2023-12-12
- 2022-11-09
- 2022-11-10
- 2022-09-19
发布时间:2025年3月12日